近年来,贵州省红十字会不断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扎实推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三献”工作驶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全省红十字会系统涌现出许多优秀工作者和志愿者,来看看他(她)们的故事吧……
杨开美 贵州省红十字会三献志愿服务大队宣传部部长 杨开美2016年加入到贵州民族大学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并在担任该服务队队长期间,成功动员组织412名同学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和2100名同学参与无偿献血。同时,她还策划并组织参与15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8次班级宣讲,发放无偿献血宣传手册和资料1500份;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受益人数达5000余人。 2020年,她受邀加入到贵州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并担任宣传部部长,从此和宣传工作结缘。不管在哪里,不管干什么,她都离不开志愿服务宣传工作。她通过多个自媒体社交平台宣传志愿服务,累计发布作品158篇,浏览量达45万次。她曾荣获2017年度高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二星奖、2022-2023年度贵州省红十字会三献志愿服务大队优秀志愿服务骨干等多项荣誉。 刘康麟 贵阳市红十字会遗爱人间志愿服务队队长 他连续26年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0年开始参与无偿献血,2005年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09加入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服务队,并组建了贵阳市红十字会遗爱人间志愿服务队,开展对普通民众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倡导、宣传工作。协助志愿捐献者完成捐献登记,并对需要帮助的志愿捐献者进行帮扶、临终关怀等志愿服务。 2014年,他带领团队与贵州电视台五频道、贵州省肿瘤医院合作,为肝癌末期志愿者举办“生如夏花 感恩生命”生前追思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全国20余家电视台随之进行报道。在尽力完成志愿捐献者心愿的同时,有力的宣传了关于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的意义及相关知识。 蒋涛 遵义市务川自治县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蒋涛,2020年通过务川自治县红十字会宣传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捐献者。2021年10月接到市县红十字会的初筛通知后,他积极主动配合,加强个人身体素质锻炼,2022年2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55毫升,挽救了一名血液病患者,成为全国第12797例、贵州省第352例、遵义市第5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一直以来,蒋涛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级红十字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并从大学起坚持无偿献血至今,累计献血3800毫升,并已登记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他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先后被遵义市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志愿者”,被务川自治县委、县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屠尧 六盘水盘州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会长 开展志愿服务,是屠尧每天的日常工作,也是他青春奋斗的最美“底色”。 2021年以来,他积极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乡镇、社区、机关、学校、车站、广场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112场次,普及群众4.5万余人次。协助盘州市红十字会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1037人;协助市红十字会宣传动员全市范围内采血39990人次,采血量达59073毫升,为保护群众的生命健康发出了红十字“好声音”。他先后获得“盘州市优秀志愿者”、2023年一季度“凉都榜样·身边好人”荣誉称号。 丁选凡 安顺市红十字会“三献”志愿服务队队长 丁选凡,一名出租车驾驶员,连续无偿献血20年,献血总量达25900亳升。2016年,他积极加入安顺快乐公益协会和中国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总队安顺市大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经常参加各种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他一如既往地支持安顺市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结合自己作为出租车驾驶员的特殊职业,积极为无偿献血进行宣传推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2023年安顺市红十字会准备组建“三献”志愿服务队时,他积极主动参与到前期的筹备、调研、组建活动中,并在该志愿服务队成立之初加入到其中并担任队长一职,带领众多志愿者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推广和服务。他曾先后荣获了全国无偿献血2014–2015年度银奖、2016–2017年度金奖、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三星奖等称号。 喻发鸣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团委副书记 毕节市红十字会理事 作为高校红十字会的工作者,喻发鸣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校园内的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工作。他积极组织学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运用新媒体平台,宣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发布“三献”相关知识和活动信息,大大提高了师生对“三献”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他依托学生分会建立了详细的志愿者培训和管理制度,确保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每年新生入学时,他都会带领学生分会的志愿者发动新生注册为红十字志愿者,目前在校生志愿者注册率达95%。同时,他还积极与毕节市红十字会和市中心血站加强联系,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自2021年至2024年7月30日,毕节医专共计710名学生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参与无偿献血师生约1500余人次。 李国琴 铜仁市思南县红十字会会员 李国琴,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讲师,红十字会会员,红十字会“一星级”志愿者,红十字救护员。 在工作中,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三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学校80%以上老师都成为了无偿献血志愿者,学校每年都有100余名学生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红十字会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果。2022年,思南职校被思南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先进集体”,他本人的事迹和贡献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被评为“思南县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 同时,他经常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人道公益事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相信,只有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认同红十字会的理念,才能确保这项事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黄清江 黔东南州锦屏县无偿献血志愿者 自2004年起,黄清江每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10000毫升。2017年被评为“最美献血人”,2021年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是锦屏县公认的“无偿献血第一人”。 “第一次献血时,心里也没底,不清楚献血对身体有好处还是坏处,真正经历过后,其实没什么影响,反而感觉更有精神了。”黄清江这样认为。 黄清江不仅自己坚持献血,他还动员同事、朋友去献血。杨勇军就是在黄清江的带动下参加了无偿献血,并且一献就坚持到现在。黄清江认为,参加无偿献血,不仅对自己身体有好处,而且献出的血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的理由。 李毓姣 黔南州龙里县红十字“救”在身边志愿队队员 2023年5月,李毓姣加入龙里县红十字“救”在身边志愿队,成为一名“三救三献”宣传员,积极参与“三救三献”志愿服务,并与志愿队一起策划和组织应急救护培训、“三献”志愿者招募及宣传活动进村(社区)、进校园、进景区。截至2024年8月,她的志愿服务时长已累计209.5小时。 李毓姣还积极同龙里县红十字会会员及红十字“救”在身边志愿者到龙里县各镇(街道)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宣传动员活动。在“世界献血者日”“世界急救日”“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等时间节点,她还与社区共同开展“三救三献”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招募“三献”志愿者。截至2024年8月,她已参与红十字“三献”志愿者招募宣传活动56场次,参与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及知识普及40场次。 周兴秀 黔西南州安龙县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周兴秀,一名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90后女孩,也是贵州省第357例、黔西南州第1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6年,年仅23岁的周兴秀,亲眼目睹了父亲饱受病痛折磨最终医治无效去世。面对病魔的无能为力和失去至亲的痛,让她更加坚定了尽己所能帮助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在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交流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后她便加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了解。在2021年7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21年12月在接到配型成功通知后,她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为确保能够捐献成功,她在寒冬腊月坚持每天早起跑步1个小时,直到捐献的前一天。在成功捐献后得知受捐者是一名边防警察时,她更加庆幸自己没有退缩,更感到无比的自豪。 现在,她时刻用亲身经历去讲述、去宣传、去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当中,为更多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带去新的希望,共同绘就充满大爱的人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