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7月1日,贵州省第五例涉外捐献在省人民医院完成。捐献当天,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副主任黄相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医疗服务部副部长宋晔、贵州省红十字会二级巡视员邓守权慰问捐献者付先生,并向他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感谢他这一挽救生命的大爱之举。
付先生是一位基层公安干警,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和燃眉之急便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余他也经常参加无偿献血,去年7月,他在一次无偿献血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和意义,便选择留下了8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4年3月,付先生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筛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付先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留下血样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现在我幸运可以这么快配型成功,自然是义不容辞。”
付先生将自己决定捐献的消息告诉家人,家人都很支持他,全家都为付先生感到自豪,多年的家庭教育、家风传承让救人助人的观念融进了付先生日常的生活中。单位的领导得知付先生捐献时,也是全力的支持。
经过几个月的高分辨配型检测、健康体检等一系列程序,最终结果显示付先生符合捐献条件,定在7月1日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我感觉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是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深度参与的献血马拉松。”躺在采集床上的付先生谈起自己的感受。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这份“生命种子”将由专人送往境外的移植医院,让患者的“生命之树”重新焕发生机。
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志愿者,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一份生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传递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