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省红十字会的工作和使命,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推出了“同心同行”——贵州省红十字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近年来,贵州省红十字会结合帮扶点黎平县兴隆村、上黄村,积极投入“博爱家园”蛋鸡养殖场以及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共建幸福家园。
贵州省红十字会派驻兴隆村 第一书记 杨梅:这个鸡舍有多少只鸡?
张师傅:有三万多只。
贵州省红十字会派驻兴隆村 第一书记 杨梅:最近鸡的产蛋率怎么样?
张师傅:一天能产九十多件到一百零几件蛋。
这两天,在黎平县中潮镇兴隆村的蛋鸡养殖场里,村民们十分忙碌,他们不仅要将一枚枚新鲜鸡蛋整箱打包好发往凯里、贵阳、浙江等地市场销售,还要抓紧把部分产蛋率低的鸡赶紧出售掉,这样才能保证蛋鸡养殖的效益最大化。
黎平县中潮镇兴隆村 村民 张家源:我在这里当饲养员,我老婆在捡蛋,两夫妻一个月一共7800元的工资,也是很开心的,感谢省红十字会给我们提供就业的机会。
兴隆村像张家源一样有这份稳定工作的村民很多,这得益于2019年6月贵州省红十字会定点帮扶中潮镇兴隆村,立足该村村情,经走访与考察,省红十字会决定在村里建蛋鸡养殖场,通过“党支部+红十字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户增收。
贵州省红十字会派驻兴隆村 第一书记 杨梅:我们累计投入了170余万元帮助当地发展蛋鸡养殖产业。然后又引进了生态循环养殖技术,主打虫草鸡蛋这个品牌,帮助当地农户致富增收,每年的年收入预计达到500余万元。
为帮助兴隆村蛋鸡养殖产业提质增效,省红十字会引进台资企业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实现蛋鸡养殖可持续发展。通过名为“冠宝虫”的昆虫吃鸡粪,成长为营养价值较高的成虫,成虫可以替换10%的鸡饲料,每天节约千余元鸡饲料成本,进一步提升蛋鸡养殖产业竞争力,为壮大兴隆村级集体经济和推动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乡村要振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2019年贵州省红十字会定点帮扶上黄村以来,新建红十字健康文化广场、卫生站、整修停车场、垮塌路面、灌溉水渠等,全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贵州省红十字会派驻黎平县上黄村 第一书记 张迪:从2019年开始,省红十字会已经连续派出三届第一书记在上黄村帮扶,资金已经超过了500万元。身后的桥,是我们联系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帮助援建的博爱桥。博爱桥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汛期时涨水,会影响当地群众的出行。今年在国庆节之后,我们联系到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帮助支持了50万元,再在白果树寨再建一个博爱桥。
黎平县中潮镇上黄村 村民 吴士才:省红十字会的到来,我们上黄村改变了很大的面貌。一个是卫生室,一个水利,都是帮助了群众。还有桥梁不好的都给我们申请,很开心很好。
黎平县中潮镇上黄村 村民 陈齐豪: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省红十字会的关怀,我们生活得非常安心,感受到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不但如此,省红十字会还开展“上黄村重阳节系列文化活动”,有力推动上黄村红十字会招募会员和志愿者,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上黄村红十字医疗志愿服务队,并给上黄村村民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暨传统村落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会。
贵州省红十字会派驻黎平县上黄村 第一书记 张迪:省红十字会派出了三届第一书记,得到了上黄村4000名群众的信任,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认可。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收获了群众对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据了解,自2019年省红十字会帮扶黎平以来,聚焦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助医、助学、助困等人道领域共计投入资金2049万余元,其中物质帮扶866万余元,项目建设总投入资金1183万余元,为黎平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