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市红十字会聚焦增强基层红十字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推动全市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以政治性为灵魂,突出党建引领“红建”。县级红十字会是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的主力军。坚持把增强政治性作为红十字工作的灵魂,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加大汇报请示力度,多方沟通协调。通过主动与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沟通,加强工作指导督促,一对一、点对点调研,推动县级红十字会全部设立党组,为全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以先进性为核心,突出典型带动全局。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推进,将金沙县作为试点地,按照“五位一体”标准化建设模式推动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实现金沙县域乡镇(街道)红十字会建会率达100%。发挥示范典型作用,带动引领其它县(市、区)规范化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532个,红十字救护站52个,设立红十字服务岗57个,吸收团体会员122家、个人会员8099名,招募红十字志愿者4340名,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组织构架,构建了党政领导、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了有益路径。
以群众性为根本,突出服务提升效能。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提升服务能力作为联系群众的生命线,以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为目标,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融入城乡社区治理。以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为载体,实现红十字会基层组织与各级各类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共建、队伍共育,进一步延伸基层红十字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触角。
近年来,全市红十字会累计募集捐赠款物超过两亿元,在村(社区)实施博爱家园项目66个,争取资金援建乡村学校“博爱校医室”25个、“未来教室”11个;持续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为困难群众发放物资82.42万元;实施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救助项目,发放资金129.5万元救助患者43名,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帮助困难群众就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