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红十字会党建帮扶点罗甸县玉都家园社区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以理论学习指导工作实际。围绕“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抓牢就业创业“牛鼻子”,通过摸准信息、搭建平台、深挖岗位、盘活资源四项措施,有力推动社区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致富。目前,社区747户劳动力1745人中,就业1661人,就业率95.2%,每户劳动力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通过开展创业实现增收25人。
观摩手工加工成品
一是摸底培训“促”就业。用好线下、线上网络“两张网”,将社区划分为14个网格,按网格建立社区便民微信群,精准摸排群众家庭情况和就业信息,建立社区搬迁人口动态管理台账,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统筹谋划社区群众稳岗就业。结合市场就业岗位需求和群众培训意愿,依托辖区内职业培训学校、惠民学校、创世纪培训等机构,以育婴师、厨师、家政、电焊等为主要内容,动员组织开展各类创业就业培训,培训合格后发放技能培训证书。目前,社区747户全部纳入动态管理,劳动力就业人数1648人,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10次,培训315人次,解决50余人的就业问题。
组织社区党员同志参观鑫威鞋业
二是搭建平台“推”就业。以9个驻外劳务协作站为依托,抢抓贵阳市对口协作帮扶机遇,密切与县人社局对接联系,收集整理9个驻外“劳务协作站”及县内用工企业招工招聘信息,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采取春节招工岗位推荐会、按周定期通过“罗甸就业”微信公众号及就业推荐群线上推送招聘信息,实现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信息互通,提高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精准化、品牌化。同时,积极落实务工补贴政策,宣传鼓励适龄人员外出务工。2023年以来,社区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3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六个月以上200余人,兑现交通补贴资金31.6万元。
三是深挖岗位“拓”就业。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稳就业、托底线、救急难”作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有序退岗管理机制,积极争取县级围绕环境整治、生态治理、水利项目管护、社会保障等工作,开设保洁员、护林员、物业保安等职位。同时,结合新型市场发展趋势及罗甸县旅游品牌、农产品宣传推广需求,探索、开发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型岗位,进一步宣传推销罗甸县旅游名片、农特产品等。目前,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27人,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兴岗位解决就业5人。
向群众推荐就业信息
四是盘活资源“带”就业。引进对从业人员标准要求不高、吸纳就业人数多的手工业公司(车间),最大限度吸纳搬迁劳动力群众就业。争取广州和国投扶持资金,建设学府家园加工车间1个,加入利益联结边阳油海生猪养殖基地污水处理配套项目和罗甸县农业机械科技服务项目各1个,每年按比例分红到社区账户,保障社区集体经济稳定收入。盘活群众迁出地的林地、荒坡等土地资源,发动群众养殖蜜蜂、黑山羊等,种植板栗、核桃、芒果等,通过社区劳务公司统一策划、包装、销售农特色产品为群众农副产品增收20%-30%。目前,社区已引进养老服务中心(即家政服务)1家,引进鑫威鞋业、锡箔纸加工车间,带动社区62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培养种(养)殖、直播代货销售致富带头人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