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用好调研成果转化,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帮助基层红十字会解决应急救护师资紧缺难题,更好履行红十字救援队使命任务,7月24日至28日,贵州省红十字会2023年度红十字供水和大众卫生救援队应急救护师资初级培训班在黔南州龙里县贵州起点鹰极防灾减灾户外科普基地圆满举办。
培训班开班前,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负责人首先向参训队员介绍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建立健全红十字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意见》的主要内容;其次,介绍了《贵州省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行动计划(2020-2030)》重点要求和省红会落实情况;再次,介绍了省红会新一届党组关于应急救护工作和救护队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最后,就安全圆满举办此次培训班提出了具体要求。
2023年5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红十字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南部、西南、西北、北部、中部六个协作区,旨在探索“以救援实战为导向,以区域为行动单元,以快速应对、有效应对为根本目标,以区域资源整合调度为主战方式”的红十字应急救援新机制。按照总会要求,西南协作区建立了《西南行动区应急救援联动工作机制》,并率先于6月9日-12日,在四川汉源开展了联合演练,贵州省红十字供水救援队参加了联合演练。同时,7月4日-7日,还派出大众卫生救援队和供水救援队,参加了广东佛山“人道力量——泛大湾区红十字应急救援2023 联合演练”,进一步检验和锤炼的队伍。
此次培训班有来自全省9个市(州)红十字会专职人员,以及贵州省红十字志愿服务联合会、贵州省红十字阳光救援队、贵阳市云岩区红十字鹰极救援队、遵义市红十字虎鹰应急救援队、铜仁市江口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共计33人参加。在5天的培训中,来自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服务中心的专职培训师资给参训学员讲解了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四项技术、常见急症、意外伤害、避险逃生等专业知识,同时也身体力行的让学员们在强化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实操训练、理论考核、备课授课等,学会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准确到位的实操动作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授课,从而做到平时普及救护知识,急时开展灾害现场紧急救援。
据了解,应急救护培训是红十字会的重点工作,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加强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也为红十字救援队队员应对和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提升,以及吸纳储备一批救援队预备队员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将把5天来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消化、吸收和掌握,为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授救护知识与技能,让更多人能在灾害和突发事件到来的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正确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自救互救,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理论、操作和试讲考核后,参加本次培训班的33名学员均取得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