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邓守权率会机关组织宣传部、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贵州省红十字志愿服务联合会有关人员一行,到遵义市播州区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印发的《贵州省深化拓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贵州省关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档升级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及省精神文明委《关于建立省精神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要求,明确省红十字会挂点联系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调研组一行当天实地走访、考察了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播州区龙坑街道共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桂花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龙坪镇中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龙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据了解,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全国2020年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现有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8个、实践点96个,搭建实践平台396个,做到了阵地建设全覆盖;现有注册志愿者1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8%;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091支,覆盖全区1181个网格。志愿者活跃度为69.4%,累计志愿服务项目总数2.8万个,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300万小时。
现场调研结束后,调研组一行与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在龙坪镇政府进行了座谈。播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帅波主持会议,播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唐静向调研组介绍了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并提出挂帮建议。
邓守权在座谈会上介绍了贵州省红十字会的工作内容,并对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通过这次实地调研,认真了解了这些站点的阵地、队伍、项目、机制体制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收获满满、启发良多,接受了一堂生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课。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红十字文化理念有很高的契合度,从精神层面来看,红十字会所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所涵盖的、倡导的精神基本一致;从职能职责来看,当前红十字会的‘三救三献’核心业务,也应当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红十字会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在挂点联系工作中要注重发挥好红十字会这些优势:一要发挥红十字文化传播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独特优势,注重培育和践行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二要发挥贯彻《红十字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独特优势,注重深入普及红十字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三要发挥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独特优势,将红十字青少年活动融入到文明实践中来,让广大青少年朋友懂得尊崇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四要发挥红十字会‘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独特优势,践行好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核心使命;五要发挥红十字志愿服务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独特优势,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增添新的活力。”
邓守权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省红十字会要把挂点联系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当作一项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及时将这次调研情况向会党组汇报后,下一步再结合实情,加强研究,整合资源,立足‘文明实践所急、红十字会所能、当地群众所需’,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红十字会相关项目、资金、物资和人道资源,分短期和中长期两个时间段,分别提出挂点联系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清单,竭尽所能地助力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共同把‘乡愁播州•产城新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煜、贵州省红十字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严培文,分别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博爱助学”“博爱助医”“博爱助困”“博爱法援”“爱国拥军”“心灵关爱”等方面的人道公益基金项目,并表示将按照省红十字会党组的统一部署,整合人道资源,助推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更加精准地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促进播州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部长匡传益,贵州省红十字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王树,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兼职副秘书长金化冰;播州区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李雪,区文联副主席曾沂婷等陪同调研、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