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疫情之下的人道温情
——1328人通过“博爱云”向患癌乡村教师捐6万多元
文章来源:博爱云   时间:2022-10-05 15:12:56   字体:  

  “陪着身患癌症的爸爸在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很多天啦,疫情下的静默管理,让我无法外出给爸爸筹措医疗费;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通过贵州红十字‘博爱云’平台,给予我爸爸的捐助;绝大部分捐赠人我不认识,但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我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女孩,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今天是重阳节,我祝愿爱心人士,祝愿全天下的爸爸、妈妈都平平安安、健康长寿。”10月4日上午,毕节市大方县理化苗族彝族乡的彭小桐,在医院里向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袁发丹打来电话,希望通过“博爱云”平台,向来自全国各地、全省各地的爱心人士表达感激之情。

325a87dd65843d235b12a36aa6c55bc9.jpg

  今年9月30日,彭小桐通过贵州红十字“博爱云”平台,为身患直肠癌的父亲彭德贤发起《童年丧母的我,想留住患癌的父亲,帮帮我!》的“大病救助”项目。收到求助信息后,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工作人员立即与彭小桐取得联系,了解、核实相关情况,并于当天就在“博爱云”平台审核发布了该项目。“当前,疫情仍较严峻,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按照贵州省红十字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在持续开展‘贵州红十字疫情防控募捐活动’的同时,仍不忘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和最易受损群体的救助工作。”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兼计划财务总监吴会兰说:“截至10月4日下午20:00时,该项目已收到全国各地1328名爱心人士的捐款6.466万元。目前,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已将近4天所筹款项,全部拨付彭小桐个人账户。”

9020a0ae7b20db695c8fcfe7a95780b4.jpg
彭德贤所获荣誉

  据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博爱云”平台运营人员了解:彭德贤是大方县理化苗族彝族乡初级中学的一名乡村教师,从教20多年来,一直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为少数民族山乡的孩子们辛勤付出。今年7月份,彭德贤获得贵州省政府颁发的教育工作荣誉证书;曾在“中华教育科研论文、教案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曾荣获大方县教师考核优秀证书。

f134e31ad375874d246b9226b06ff90f.png
彭德贤入院前在给学生上课

  “彭德贤很看重教师这份职业,很重视对失学少年的帮助;20多年来,他通过家访,对失学少年及其家长进行劝导,帮助了80多名失学少年复学;理化乡石牛村那一片的少数民族群众都很熟悉他、信任他、喜欢他,一提到彭德贤老师,大家都是赞誉有加。”当地群众肖国先说:“彭德贤患病后,他最放心不下的是乡村的孩子们。在确诊之前,彭德贤时常在课堂上发病,尽管疼痛难忍,依然坚守岗位,直到去医院就诊的前一周,他都没有向学校请过一次病假。”

efe11ced7b83829a1b4e4583811a968a.jpg
女儿彭小桐在医院照顾彭德贤

  “我始终以爸爸、妈妈为荣,爸爸、妈妈都是我的人生楷模。”彭小桐提起妈妈时声音哽咽:“我妈妈名叫沈萌,她与爸爸一样,深爱教育事业,都想用知识去改变少数民族山村孩子们的命运。为此,20年前,有机会当公务员任职副乡长的妈妈,没有去政府部门工作,而是毅然决定,报名到大方理化苗族彝族乡初级中学支教,担任这个学校稀缺的英语教师。这一干就是9年,直到2011年4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妈妈,患上白血病。当年,新华社、《中华工商时报》、《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黔中早报》、《贵州都市报》等媒体持续报道了妈妈的事迹和困难,引起了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先后有上万人次捐款65万元,帮助妈妈在贵医附院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但是,后来因异体移植的排斥反应,当年才36岁的妈妈,还是过早的离开了人世。当时的我,才11岁,还在读小学,却从此失去了妈妈。”彭小桐的这段叙述,经“博爱云”运营人员采访当年相关媒体的负责人并通过网络查询后得到证实。

d800da620fcb8f2b9d5af4e1bb3b4e29.png
中国文明网转载新华社对沈萌事迹的报道

  “据医生评估,要治疗爸爸的病,除去国家医保报销部分外,自己还需要承担各类费用大概20万元。这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在疫情之下还在找工作的我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当年为给妈妈治病,爸爸欠下了40多万元的债务,11年来,爸爸靠微薄的工资,一边还债,一边还要供我读书,一个人苦苦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这11年,爸爸怀念着妈妈,一直没有再婚。身为家中独生女,我知道我必须振作起来,我不想在失去妈妈后再次失去爸爸,再次承受丧亲之痛,孤孤单单地活在这人世间!现在,我必须与命运抗争,必须放下一个年轻女孩,一个大学毕业生所有的面子和尊严,我需要筹钱,帮助爸爸保住生命!”遭受命运第二次残酷重击的彭小桐,在电话里已是泣不成声。

1006a6a7e16b7d976db710edae2f6202.jpg
彭德贤在医院接受治疗

  在静默管理中,座落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里,彭小桐一个人要在病榻前照顾父亲,又要筹集医药费,这对一个刚走出校门,还未找到工作的女孩来说,实在是太艰难。“实在是承担不了生活如此之重负,万幸在最无助的时候,得到了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和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衷心感谢大家慷概解囊,捐款帮助我留住生我、养我、护我、疼我的父亲!”彭小桐又一次向爱心人士表达了感谢。

2a7be4895d07d96f9507fb354ebef363.png

  “彭老师正直、善良,负责任,一直都是我们很喜欢的老师。相信您一定能战胜病魔,重新回到属于自己的课堂。加油,老师!”“希望彭老师快点好起来,虽然我捐的这个数目很小,但是希望能帮到老师,老师加油!”这是在“博爱云”平台上看到的一些捐款留言。从这些留言可以判断,有些捐赠人是大方县理化苗族彝族乡初级中学的学生。“乡村学生的捐赠虽然只是1元、2元、5元,但他们捐的可能是一天的早餐钱、零花钱。不管捐了多少,那是他们的一片心意。他们都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自己的老师早日康复,重重返校园。”贵州红十字“博爱云”平台运营人员陈关顺说。

94307d5ea990d7b6ca46646420dc5fef.png

  “捐999元,祝愿彭德贤老师早日战胜病魔,健康久久;向长期坚守贵州少数民族山村基层教育一线的人民教师致敬”贵州省纪委、监委干部,贵州省“千校万师”培训工程导师牛贵军先生捐款后,嘱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代为转达对彭德贤老师的问候。
  “相信风雨之后是彩虹!”“祝您早日康复。加油!”“姑娘,你很坚强,加油。你爸爸会好起来的!”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在通过“博爱云”平台向彭德贤捐款时,纷纷给他及他的女儿留言,给他们加油、鼓劲,给这个不幸的家庭送来了浓浓的人道关爱。


捐赠请点击:↓↓↓

童年丧母的我,想留住患癌的父亲,帮帮我!

<<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联系我们 电话:0851-86824372
传真:0851-86857817
邮编:550004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贵州省政府大院5号楼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隐私政策 后台登录

会长信箱

Copyright 2017 贵州省红十字会 备案编号:黔ICP备18006576号-1 黔ICP备18006576号-2
技术支持:贵州智游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