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业务活动信息  > 造血干细胞捐献
业务活动信息
贵阳战疫︱危急时刻彰显人间大爱!两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毅然“履约救人”
文章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2-09-06 11:10:30   字体:  

  当前,全市疫情形势复杂严峻,9月5日,贵阳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贵阳市部分区域临时静态管理的通告》,临时静态管理时间调整为2022年9月5日零时起,2022年9月8日24时止。

  临时静态管理区域将根据疫情发展和核酸检测情况,分区有序解除管控措施。临时静态管理期间,全体居民居家,除到指定检测点进行核酸采样外,不得外出。

  在这样特殊的时期,但有这样温暖的人,面对急需救助的白血病患者,他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无偿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的生命。

  初心:是大爱更是担当

  9月5日上午6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何东生和蔡双富,按照原定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计划,准时来到贵州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注射最后一次细胞动员剂,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最后的准备。

  “疫情挡不住我捐献救人的决心,今天我终于从志愿者转正为捐献者了。”何东生说。

1662388530811762.jpg

何东生在采集造血干细胞中

  上午10点,记者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见到何东生时,他正躺在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两只手臂插着两根针头,从右臂静脉流出的血液经由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器分离提取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剩余血液又经由左臂静脉输回体内。

  今年48岁的何东生是都匀市一名出租车司机,说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初衷,他有些激动。他告诉记者,2014年,他已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时隔8年,于今年1月接到都匀市红十字会电话,通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

  “8年了,终于接到配型电话,我的内心是十分激动的。”何东生说,竟然配型成功了,那么捐献就是他义不容辞的事,所以当工作人员征求他的捐献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同意捐献。

1662388580196353.jpg

蔡双富在采集造血干细胞中

  同样,在此时献出大爱的,还有躺在另一张床上一起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蔡双富。虽然他看上去有点疲惫,但眼神异常坚定。

  今年20岁的蔡双富是瓮安人,目前就读天津工业大学二年级。说起如何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蔡双富声音有些哽咽。

  因为高中时,一位好朋友罹患白血病不幸离世的消息,给蔡双富带来了较大的打击与触动。

  “如果我当时能救他,是不是可以改变这个结局呢?”于是,2020年,刚进大学的蔡双富就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他希望力所能及去帮助一些有需要的患者。

  今年7月,蔡双富接到天津红十字会电话,通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时,他欣喜若狂,“自己的愿望终于能达成了,我希望能给受捐患者带去更多的能量。”

1662388726669995.jpg

何东生是全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387例,全国第13878例。

  捐献:兑现承诺,共克时艰

  几个月后,经过高分检测和身体体检,两人全部符合捐献要求。

  自9月1日起,何东生和蔡双富两人开始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连续四天,一早一晚给肌肉注射细胞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

  在此期间,两人严格遵守贵阳市防疫要求,按时完成核酸检测,待在酒店不外出。蔡双富仍每天坚持上网课,按时完成自己的课业。

  今天上午6点,注射完最后一次细胞动员剂后,8点半,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

  在分离机嗡嗡的运转声中,他们一直保持着仰躺的姿势,眼看着红色的血液流进输血管中,两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之前还担心会不会因为疫情原因影响捐献,直到‘一路绿灯’,全程都很顺利。一想到远方的病床上有个人需要我们去救命,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就希望捐献能尽快完成。”何东生说。

  “虽然现在有疫情,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蔡双富说。

  安静的城市,涌动的爱心;安静的捐献室,澎湃的人间真情。静与动之间,唯一连线,就是他们的大爱。

1662388838243275.jpg

蔡双富是全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388例,全国第13885例。

  3个半小时后,采集终于完成。

  何东生成功采集了285ml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蔡双富成功采集了263ml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两份寄托着爱心的“生命种子”将会在最短时间内送往省外两名白血病患者的身边,为对方带来重生的希望,继而完成一场特殊的生命“接力”。

  “生命速递”冲破疫情,坚守信念“疫”起前行。

  何东生成为2005年以来,贵州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387例,全国第13878例。

  蔡双富成为2005年以来,贵州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388例,全国第13885例。

  传递:生命种子送去希望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场配型概率与生存时间的生命赛跑,就像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传递”,要赢得这场比赛,除了工作人员和捐献者们,还需要爱心人士手手相牵,通力协作。

  贵州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梅给记者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有400多万患者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截至2022年8月31日,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资料达311万余份,累计捐献13856例。只有数据库容量不断增大,患者找到配型的概率才会更高。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挺身而出的凡人用自己的爱心和力量,为血液病患者家庭送去了重生和希望,用不平凡的事迹,温暖了患者,也温暖了贵阳这座城。

<<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联系我们 电话:0851-86824372
传真:0851-86857817
邮编:550004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贵州省政府大院5号楼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隐私政策 后台登录

会长信箱

Copyright 2017 贵州省红十字会 备案编号:黔ICP备18006576号-1 黔ICP备18006576号-2
技术支持:贵州智游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