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业务活动信息  > 造血干细胞捐献
业务活动信息
6年前留下的血样派上大用场,他为捐献坚持每天步行超万步
文章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2-08-18 09:55:29   字体: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采集完回家后记得也要多喝水,补充好体力,半个月内不要做剧烈运动,如果有不良反应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5月13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还迎来了另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王家红,医生正耐心地向他叮嘱着捐献造血干细胞后需要注意的相关事宜。

当天,历经3个半小时,王家红成功完成了225ml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这份寄托着爱心的造血干细胞将会在最短时间内送往一名33岁外地白血病患者的身边,为对方带来重生的希望。

6年后接到匹配成功的电话

王家红,今年37岁,是黔西南州普安县的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也是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5月13日上午10点,记者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见到王家红时,他正躺在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虽然有些疲惫,但他的脸上始终保持着灿烂的笑容。他将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捐出225ml象征“生命种子”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这也是今年捐献的第23例;2005年以来,贵州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369例,全国第13227例。

a41ff05243af71e9dbe9c26b32c3703d.jpg

王家红在采集造血干细胞中。

王家红的两只手臂插着两根针头,从右臂静脉流出的血液经由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器分离提取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剩余血液又经由左臂静脉输回体内。“我不知道对方是谁,只知道是一名88年的男生,我希望能给他带来新的生命,希望他早日康复......”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家红笑呵呵的,看起来精气神十足。

王家红告诉记者,决定捐赠造血干细胞,还要追溯到2016年。当年,他在一次无偿献血中,得知只要留下两小管血样便可加入中华骨髓库,将有机会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时,他毅然决然决定加入,并正式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我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件好事啊!”直到2021年11月份,他接到黔西南州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时,他觉得很不可思议。

“接到电话的时候比较意外,时隔这么多年,没想到自己当初偶然留下的样本会被匹配成功,这也是一种缘分。”王家红说,他深知在几百万的样本中能匹配成功,十分不容易,他觉得能匹配上了,也是他的幸运。

电话里,工作人员向他科普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他上网也详细查询了解了捐献的具体流程与注意事项。当工作人员征求他意见时,他义无反顾同意捐献。经过高分检测和身体体检,结果全部符合捐献要求。

494ba441966c26a078b770444171cc13.jpg

王家红是全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369例,全国第13227例。

每天坚持步行,成功戒酒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造血干细胞捐献,王家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当得知配型成功的那天起,我就加强锻炼,每天打篮球,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不仅成功戒酒,还要求自己每天步行1万步以上,让身体状态达到最佳。”

王家红说,这段时间以来,他每天早睡早起,生活规律。不仅如此,他还提前一周来到医院,从5月9日开始,在采集中心连续四天一早一晚给肌肉注射细胞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

“从打动员剂第二天开始,我的反应有点大,腰间酸胀,双脚痛得不行,当天晚上痛得彻夜难眠。”为了不影响捐献,王家红勉强吃下一颗止痛药,坚持到天亮。他笑着告诉记者,“还好能坚持,后面几天打动员剂就没问题了。”

5月13日上午6点,王家红注射完最后一次细胞动员剂后,8点半正式开始采集。

在分离机嗡嗡的运转声中,王家红得一直保持着仰躺的姿势,因为两只胳膊一直不能动,时间一长肌肉就会痉挛。直到3个半小时后,采集终于完成,从王家红体内采集的225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会在最短时间内输入患者体内,完成生命的救助。

当针拔出来时,王家红松了一口气,“舒服多了,就是胳膊有点麻。”

7ae9e78fa9f216e183c5767c59385897.jpg

王家红的妻子和孩子陪同他完成采集。

妻子用行动给予最大的支持

得知王家红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时,不善言辞的妻子用行动给予丈夫最大的支持。她陪同王家红完成体检、捐献的每一个环节。

采集当天,王家红的妻子陈沙带着孩子一直坐在王家红的床头,陪他说话聊天。陈沙不好意思地说:“我们都很相信他,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能挽救生命,必须支持他去做这件事。”

在采集室里,陈沙还给记者科普说道:经过他们的了解,献造血干细胞并不是抽骨髓,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采用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是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就像献血小板一样。

“能拯救一条生命,让别人有生的希望,是一件激动的事情。现在最大的期盼就是对方手术顺利,希望患者勇敢坚强地走下去,并且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这一行列,守望相助,将爱心传递。”王家红非常开心,热心开朗的他向受捐者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捐献成分血一样,捐完以后身体会刺激骨髓加速造血,一到两个星期左右,我们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就会恢复到原来水平,对身体健康是不影响的。”贵州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梅介绍道。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有400多万患者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截至2022年4月30日,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资料达311万,累计捐献13165例。只有数据库容量不断增大,患者找到配型的概率才会更高。(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

<<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联系我们 电话:0851-86824372
传真:0851-86857817
邮编:550004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贵州省政府大院5号楼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隐私政策 后台登录

会长信箱

Copyright 2017 贵州省红十字会 备案编号:黔ICP备18006576号-1 黔ICP备18006576号-2
技术支持:贵州智游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