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时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佩云率调研组赴贵州调研“氟砷麻”综合防治工作,向贵州捐赠了项目款物1166万元,时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红十字会会长刘鸿庥接受捐赠。其中500万元专项用于“红十字健康新村”(现“博爱家园”)项目建设。
2010年9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赴贵州调研“绿色家园行动”(现“博爱家园”)工作,2010年11月、2012年3月又先后在北京专题听取有关情况汇报。他指出:贵州红会以“绿色家园行动”(现“博爱家园”)为平台,调动各方力量,致力于农村贫困群众的扶贫帮困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群众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该项目已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持续运营机制,今后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继续走好现在探索出来的一条道路和模式(留下一个基地、留下一支队伍、留下一份经验、留下一笔可以滚动的不断壮大的基金)。
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在调研贵州红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贵州红会克服了各种困难,针对贵州省情创造性的提出了“绿色家园行动”这样一个工作机制,并进一步上升为总会现在推广的“博爱家园”这样一个品牌工作,十分不易,值得肯定。贵州扶贫任务比较重,要多推广“博爱家园”这样的工作方式,并给予更多的支持。2016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决定援助贵州400万元实施10个博爱家园项目。
2012年4月,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在省委会客厅接见贵州省“背篼干部”精神宣讲报告团成员,长顺县红十字会驻村干部方洲作为报告团成员之一参加汇报。栗战书对红十字会依托“绿色家园行动”(现“博爱家园”)——爱心互助金帮扶,带领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具体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2年10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会见时任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时,指出:贵州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认真抓好《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全力推动“博爱家园”等项目的实施,促进全省红十字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他希望中国红十字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贵州,多提宝贵意见,帮助贵州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2015年9月,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省红会呈报的《关于陈竺副委员长一行调研我省红十字会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上作了“十分感谢陈竺委员长关心支持,有关问题请着相关部门研究”的重要批示。其中报告中提出的将“博爱家园”项目配套资金列入省红会年度项目经费预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省级财政2016年给予省红会博爱家园项目配套支持费450万元。
2007年9月,时任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江亦曼亲自率调研组在贵州开展为期10天的“氟砷麻”综合防治调研工作,指导澳门红十字会捐赠500万元专项用于“红十字健康新村”(现“博爱家园”)项目建设的实施。
2010年4月、2010年9月,2011年3月,时任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伟先后调研贵州红会工作,他指出:贵州“绿色家园行动”(现“博爱家园”)中的爱心互助金就是农村脱贫的一个造血机制,红会就是要通过像这样的项目来参与政府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等中心工作,当好助手作用。2010年,总会支持了贵州爱心互助金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长顺县试点。王伟表示总会将继续关注贵州“绿色家园行动”(现“博爱家园”),今后给予更多支持。
2012年10月,时任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调研贵州红会工作,实地考察调研贵州“绿色家园行动”(现“博爱家园”)。她在会见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时指出:贵州省各级红十字会在紧急备灾救灾、应急救护培训、人道救助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打造了“绿色家园行动”、“三位一体”救护培训等一批产生广泛影响的公益品牌项目,并被列入中国红十字会品牌项目在全国推广。希望贵州进一步探索创新、挖掘潜力,为促进我国红十字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2年10月,总会派出专家调研组赴贵州调研“绿色家园行动”,总结提练工作经验。2013年,总会核心项目支持贵州“博爱家园”300万元。
2012年4月、2015年4月,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海京先后专题调研贵州博爱家园项目,他指出:贵州红会先行探索的博爱家园项目,在贫困地区通过价值理念的导入、基层红十字会运行机制的建立、长期救助机制的探索、群众的民主参与等方式,广泛动员人道力量参与贵州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实践总结经验出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2012年以来,贵州博爱家园项目主要做法多次在全国红会系统相关会议上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