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给勾老师抽血
抽完血的勾老师
本报讯 9月10日是教师节,来自纳雍县的勾老师在省医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份象征生命火种的造血干细胞将为省外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也是勾老师在这个教师节送给自己的节日礼物。同时,勾老师是我省第328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采集过程中,勾老师躺在采集床上,她的手机放在一边,不停地响着,里面的信息都是学生们的节日祝福。“世界这么大,配对成功是缘分,我要好好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勾老师说。
勾老师来自纳雍县猪场乡,她在上初一时,亲戚家的小孩因患白血病找不到配对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过世,亲人无助的眼神深深触动着她幼小的心灵。
2012年,她在毕节上大学时,当地的红十字会到学校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工作员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讲过程中,多年前亲戚因白血病去世的场景浮现在她眼前。宣讲一结束,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听完老师的宣讲,我就明白,多一个人参与,就给患者多一份生的希望。”勾老师说。
今年6月15日,勾老师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里,工作人员说我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勾老师说,她把这一消息告诉家人时,老公很支持,母亲却极力反对。
为做好母亲的思想工作,勾老师提起了自己3岁的女儿因髋关节移位而四处求医的事,她说因为这次经历,让她深知一个家庭有了重病患者的苦楚。“我觉得这事很有意义,我的几百毫升血拯救的不仅是一个生命,而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勾老师说,人生的一次次特殊经历促使她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母亲听了她的这番话后同意了。
9月6日,勾老师赶到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每天两针的动员剂注射和抽血检验等准备。9月10日,勾老师为省外一名60多岁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个教师节永生难忘。”勾老师说。
2005年,贵州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目前招募志愿者6.4万余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328例。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