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落实《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4年)》,充分履行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职能,推进红十字精神和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剑河县红十字会在应急救护培训进幼儿园工作中,既强调抓住根本,找准关节点,又注重“节外生枝”,抓大不放小,做好延伸服务,确保学前教育阶段救护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学校主动受训热情。找准红十字精神中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与学校教育提倡的“为生命护航”“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等优秀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上门拜访等方式,加强与教育局、各学校的沟通,阐释了学校在教授幼儿文化知识之外,同步开展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和社会服务等红十字青少年教育的必要性,争取各幼儿园对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工作的支持配合。二是丰富培训内容。除开展以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以及碰伤、烫伤 、冻伤、流鼻血、中暑及火灾现场、触电现场和中毒现场急救等为重点的常规急救知识外 ,特别针对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增设了“七步洗手法”、眼保健操等培训内容。今年以来,更是把新冠病毒防治知识列为必授课程,授课老师形象的把新冠病毒比喻成“大怪兽”,深入浅出地讲解新冠病毒感染传播途径,一句一句教孩子们记读新冠“三字经”,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牢记讲卫生、戴口罩等基本的自我防护。三是落实好再培训。由于受疫情影响和基于教学效果的考虑,每次参加培训的幼儿人数不是很多。为此,培训老师要求参训的幼教和保育员认真记笔记、动手勤操作,切实掌握幼儿救护相关知识和技能,然后到自己负责的班级开展再培训,力争培训全覆盖。今年第一季度,县红十字会到幼儿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3次,组织志愿者培训老师9人(次),培训幼教、保育员55人,幼儿1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