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文件
政策法规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贵州省红十字会转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印发《中国红十字会2005-2009年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规划》的通知
文章来源:   时间:2006-08-07 00:06:02   字体:  

(黔红发〔2005〕38号 2005年8月26日)

各市、州、地红十字会:

  现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印发《中国红十字会2005-2009年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规划》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附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印发《中国红十字会2005-2009年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规划》的通知(红赈字〔2005〕57号)

  主题词:红十字会 艾滋病 规划 通知

  抄送:业务一处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印发《中国红十字会2005 -2009年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规划》的通知

  (红赈字〔2005〕57号 2005年8月8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十字会,铁路、商业系统红十字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为配合政府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 《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年发展规划》有关要求,经征求各有关部门、各地方红十字会、联合会及有关国家红十字会的意见,总会制定了《中国红十字会2005-2009年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规划》。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主题词:红十字会 艾滋病 预防控制 通知

  抄送:国务院预防控制艾滋病办公室

  中国红十字会2005-2009年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规划

  2005年8月8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为配合政府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依照《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发展规划》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工作计划,制定《中国红十字会2005-2009年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规划》。

  一、背景

  (一)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

  艾滋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病流行迅速、死亡率高、对经济社会的破坏性大,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据国务院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报告,2003年底估计现存感染者人数为84万。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89,067例。

  近年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特点是: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流行范围广,局部地区疫情相当严重,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4)》显示,2003年,估计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中注射吸毒人群占43.9%,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约占24.1%,异性传播的人群占19.8%,男性同性恋人群占11.1%,输血/血制品传播占0.6%,母婴传播占0.5%。(参见附图1、2、3)

  (二)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参与艾滋病预防工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定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艾滋病防治工作还存在宣传教育不够广泛、疫情监测体系不够健全、技术手段和防治力量薄弱、社会歧视等问题。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动员人道力量,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宗旨,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在艾滋病预防宣传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关爱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政府及国际社会的认可。

  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艾滋病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红十字会重视与联合会和各国红十字会的合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及疟疾基金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倡导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爱是中国红十字会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各级红十字会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目前已在16个省开展了艾滋病预防合作项目。云南省和新疆维音尔族自治区在艾滋病宣传教育方面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云南省红十字会开展的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项目多次受到联合国的赞扬和嘉奖。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总会和各级红十字会都要结合当年国际宣传主题,联系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到2004年底,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开展的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的受益人群已超过1000万人次。

  (三)机遇和挑战

  中国红十字会历经百年,在人道救助领域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中国红十字会从事人道救助活动的职责。参与艾滋病预防工作,符合红十字运动的宗旨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中国红十字会组织系统覆盖全国,省级和多数地市级红十字会设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依法开展工作。多年来,各级红十字会在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领域,积累了一些项目工作的经验;部分省级红十字会已经培养了一批工作骨干和志愿者队伍。

  红十字会作为非政府组织,遵循人道、公正原则和非歧视态度,更容易接近目标人群,对他们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作为国际性人道救助团体,中国红十字会在争取外资项目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政府支持、鼓励红十字会等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国红十字会也十分注意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方面的合作,共享信息和经验。

  应该看到,中国红十字会在参与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整体实力不够强;各地红十字会工作发展不平衡;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不够广泛深入;项目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缺少长期固定的项目资金支持;对志愿工作者的培训不够等。

  二、工作原则

  (一)依法履行职责

  各级红十字会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中国红十字会2004年-2009年发展规划》和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和《中国红十字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积极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和教育、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等工作。

  (二)明确定位 发挥优势

  红十字会在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把工作定位在预防宣传、倡导关爱、反对歧视、开展救助方面。红十字会要坚持以预防宣传教育为主,在青少年中普遍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在艾滋病高发区重点开展预防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社区关怀及救助工作。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各级红十字会要根据本地域艾滋病流行情况和人群分布特点,选择开展工作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优先干预的人群,设计宣传教育和干预活动内容。上级红十字会要加强对下一级红十字会的指导,对不同类型的地区和人群实行分类指导。

  (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与各界的合作

  要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广泛发动志愿者参与红十字会的艾滋病预防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卫生、教育、公安、交通、铁道等政府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五)倡导参与,反对歧视

  按照促进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更大程度参与的原则(GIPA原则),加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联系,与其共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促进他们参与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工作,减少社会歧视。

  三、工作目标

  总目标:各级红十字会都要积极参与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充分发挥中国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团体的优势,开展高质量的预防、关怀与救助项目,提高大众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增强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的能力,营造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社会氛围,救助贫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努力提高各级红十字会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能力。

  目标一:提高大众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策略:

  1、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期间,总会及各级红十字会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大型宣传活动。

  2、各省级红十字会都要在群众中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到2006年,疫情严重地区的红十字会都要开展青年同伴教育项目;到2009年,各省级红十字会都要开展青年同伴教育项目;保证开展项目地区参加教育的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0%。

  3、各地红十字会要积极配合当地教育部门,在大专院校中开展青年同伴教育项目,在中小学及职业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普及工作。

  4、各级红十字会在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宣传推动无偿献血,大力开展安全用血知识宣传教育。为实现2008年大中城市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达到100%的目标而努力。

  5、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特别是青年志愿者队伍。对志愿者进行培训,鼓励他们主动开展艾滋病预防宣传工作。

  6、在农村村镇、城市社区及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红十字基层组织及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

  7、积极拓展预防艾滋病宣传领域,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类不同人群中开展工作。努力在政府工作难以涉及的领域和边缘人群中开展工作。

  8、要与中央或地方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普及活动。

  目标二:提高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的能力

  策略:

  1、与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配合,在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娱乐、旅游、交通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和流动人口等高危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普及宣传等相关活动。

  2、面向高危人群,建立“红丝带之家”、“爱心家园”等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关爱场所。

  3、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项目和毒品减低危害试点项目。

  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宣传活动。

  目标三:倡导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关爱,反对歧视,开展救助

  策咯:

  1、配合政府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关爱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倡导和呼吁全社会关注易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所面临的困境,特别是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的歧视。

  3、积极组织和鼓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参与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红十字会预防宣传艾滋病的志愿者队伍。

  4、积极开展针对受艾滋病影响的贫困家庭、孤儿的救助活动。

  5、开展生产自救项目,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开展生产活动,增加收入,树立生活信心。

  6、争取社会资金,建立艾滋病救助基金。

  目标四:提高各级红十字会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能力

  策略:

  1、及时总结、交流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经验,探索开展艾滋病项目的做法,不断推广项目经验。

  2、针对红十字会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不同需求,有层次地进行培训。

  3、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与指导,通过项目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

  4、2006年前,总会和有条件的省级红十字会编制出适用于红十字会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的教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各级红十字会要把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到主要工作日程中,明确具体工作部门和责任人。各省级红十字会要在2005年底前制定出本地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规划,并明确阶段性目标,每年要有工作计划和落实措施,不断提高红十字;会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水平。在争取政府有关部门财力支持的同时,还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在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合作项目时,各级红十字会要加强培训,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提高项目效益。有条件的省级红十字会,可成立项目办公室。

  (二)加强沟通,促进合作

  各级红十字会要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参加到当地政府的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领导机构或协调会议中;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联系,沟通信息。与有关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加强合作,互相配合,开展活动。利用各种渠道积极扩大宣传,加大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宣传力度。

  (三)积极引进项目,开展国际交流

  在开展预防宣传艾滋病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国际性组织的优势,通过双边与多边等渠道引进合作项目,并加强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的效益。各级红十字会要通过己经建立的项目合作关系,主动宣传我会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的作用,扩大交流与合作。

  (四)监督与评估

  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要建立监督与评估制度。通过自查、抽查等办法,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督促指导各项规划目标的贯彻实施,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规划目标和措施。总会将不定期对各省级红十字会的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并于2007年进行一次中期评估,2009年进行规划的终期评估。

<<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联系我们 电话:0851-86824372
传真:0851-86857817
邮编:550004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贵州省政府大院5号楼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隐私政策 后台登录

会长信箱

Copyright 2017 贵州省红十字会 备案编号:黔ICP备18006576号-1 黔ICP备18006576号-2
技术支持:贵州智游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