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5日,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绽放绚丽之花。南明区红十字会、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阳南明区六和志愿服务中心、太慈桥街道办事处、贵州普瑞眼科医院等部门组织20余名红十字、医生志愿者在国际城社区开展“12·5国际志愿者日—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红十字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践使命。区红十字会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线上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进行宪法宣传。线下组织红十字志愿者们延伸社区、家庭开展法治宣传,向居民赠送宪法、民法典、红十字会法、人体器官捐献条例、贵阳市遗体(角膜)、禁毒条例等法律资料200余份,讲解典型案例,针对群众关切的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的政策和无偿献血后家人用血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不断引导居民学法、守法、用法,切实增强法治观念,为构建平安南明添砖加瓦。
(志愿者们正在给居民解答政策、健康等问题)
暖人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医生志愿者们为社区群众开展免费义诊,主要包括检查儿童身高、体重、青少年远视、近视、弱视、老年白内障等问题,并对家长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活动还给居民发放保护视力、预防眼部疾病的宣传资料,呼吁大家重视眼部健康,远离眼部疾病。
(医生志愿者正在给儿童检测眼睛)
担责任。传播救命技能是红十字人的责任,为提高居民在意外伤害和突发急症时具有基本应变能力,红十字志愿者还向居民普及了救护基本知识和心肺复苏技能,为宝贵生命栓上安全绳。
(志愿者向居民传授心肺复苏技能)
莹莹星火,人人奉献,便光亮如炬。从小小少年,到芳华青年,再到耄耊老人,只要心中有爱,处处可为。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中,南明区红十字会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组织3000余人志愿者开展无偿献血、交通引导、垃圾分类、助老助残等为民服务29次,累计服务时长达9.6万余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