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灵春率执法检查组,分别赴遵义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暨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以及红花岗区、汇川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贵州省红十字会条例》执法检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政府办、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同志陪同检查。
在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检查组一行实地查看了纪念碑的建设情况,详细了解了全市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情况和缅怀活动开展情况。
遵义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位于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入口半山腰。为颂扬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崇高精神,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市红十字会着眼全市遗体器官捐献事业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林业局、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有关单位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按照传播文明、传递爱心和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于2019年5月开工建设集缅怀、纪念、宣传于一体的遵义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并于2020年8月落成。
2014年8月,遵义市实现全省第一例器官捐献。截止目前,全市注册登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人数达15300余人,成功实现器官捐献186例,捐献器官542枚、遗体捐献32例,挽救他人生命542人,让38名眼疾病患重见光明。
在红花岗区,检查组一行实地查看了老城街道南门社区红十字会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
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南门社区于2017年成立社区红十字会,为拓宽救助渠道,社区多形式筹资开展救助活动。成立以来,各项救助使辖区内50余户困难户、1000多名老人受益。今年,南门社区获得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首批“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荣誉表彰。
检查组查看了红花岗区红十字会工作资料,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了红花岗区人民政府、区红十字会和相关单位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的工作情况汇报。
在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暨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检查组一行参观体验了场馆的各类灾害防范、安全设施和场景,并就体验馆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市第十九中学建立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暨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体验馆,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2018年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的子项目之一。体验馆设有红十字会基本知识模块、交通安全模块、消防安全模块、高层逃生模块等11个专区,配合十九中学培养的红十字“小小解说员”的现场解说,体验者通过“场景+情景”的体验方式,在场馆内可以全方位、深入了解红十字会起源、红十字文化知识,学习防灾避险和应急救护相关技能。
在汇川区,检查组通过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汇川区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的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