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进行30次心脏按压后,开放气道、做2次人工呼吸。连续5个循环后,判断被救者是否恢复心跳和呼吸。如果没有效果,则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赶到……”4月12日,贵州省红十字会救护培训指导中心急救培训师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站,为48名一线铁路职工开展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4年)》等文件精神,按照《贵州省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行动计划(2020-2030)》的要求,贵州省红十字会救护培训指导中心通过开展专业性的应急救护培训,提升铁路干部职工应急救护水平和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时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旅客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突发疾病或遇到意外伤害后急需救治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调查显示,心脏、呼吸骤停时,黄金抢救时间仅为 4 分钟,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 54.4 万。“以前我们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就是在乘客中寻找医生或有救护资质的人员给予救助,火车到站后才能送到医院。如果司乘人员都能掌握应急救护技术,可以第一时间为伤病者提供救治,大大降低了因错过救治黄金时间导致的伤残率以及死亡率。”参加培训的成都铁路局职工说。
“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内容以‘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为目的,内容简单、实用,做到让参训干部职工‘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贵州省红十字会救护培训指导中心急救培训师张迪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做到以技能为基础,视听为工具,练习为手段的培训方法。
据了解,这次培训为期4天,将培训186名一线铁路职工,培训内容包括紧急避险和防灾常识,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海姆立克急救法(气道异物梗阻)、AED机使用,常见突发疾病、交通事故、中毒、触电等常见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