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6月中旬以来,省红十字会组成专门工作组,围绕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发挥博爱家园项目载体作用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和省委省政府《2019年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行动令》以及总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博爱家园项目管理工作的函》相关要求,对全省10个完成总结自评的博爱家园项目进行了总结验收;对仍在实施、年底前结束的78个博爱家园项目开展了检查督导。验收督导采取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查看、入户访谈等方式,对项目执行情况、取得成效、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下步打算特别是参与脱贫攻坚方面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全面摸底了解。目前,验收全部结束,督导将持续到7月底。除了今年的项目,还对个别执行时间达8年的老项目进行检查,旨在了解项目总结验收后的后期管理情况,为加强项目长期管理、发挥长效作用提供借鉴或启示。工作组每到一个项目点,都详细了解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功能发挥得如何?建成的红十字服务阵地平时有没有为群众开展服务?群众对红十字会和博爱家园项目了解多不多?生计金是如何管理运行的、资金借去发展什么、还款时志愿捐了多少、经费的收支情况是不是向村民进行了公示?项目执行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好的对策建议?等等。除了互动交流外,还实地查看了基层红十字服务阵地建设、生计产业、项目资料收集整理情况,及时指出标志标识张贴不规范、氛围营造不浓厚、宣传动员不扎实和工作推进没有及时留痕、项目资料没有应收尽收、分类存放的普遍性问题;在入户访谈时,向群众宣传了红十字运动知识,讲解了博爱家园项目需要社区共同参与一起受益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同时与基层项目管理人员一道分析了在项目助推当地脱贫攻坚方面指导不力、抓得不紧、打法不准的问题,进一步凝聚了推进项目落深落细的共识和力量。
上图:修文县龙场镇干坝村红十字服务站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红十字服务站是博爱家园项目的规定动作,旨在打造基层红十字运动和人道传播的永久阵地,可以因地制宜采取扩建、改建或是新建的方式建设,建成后可作为村红十字会的办公点和提供红十字服务以及宣传红十字运动的重要场所。
上图:遵义市桐梓县黄莲乡道竹村,在推进博爱家园项目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博爱助脱贫,五比进乡村”活动,通过比产业发展、比环境卫生、比重视教育、比遵纪守法、比孝敬老人,有效传播了人道精神,提高群众对红十字会和博爱家园项目的认同度和知晓率,在改变乡村面貌,促进乡风文明、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该村博爱家园项目今年6月被总会评为“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
上图:在道真县三江社区,社区红十字会将博爱家园项目设立的15万元生计金借给6户村民发展当地品牌花椒种植,每位借款户通过土地流转、人员务工和生计金入股分红等形式每年可获得收入超过1万元,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上图:在铜仁市万山区白岩村,村红十字会为了传播卫生健康、防灾减灾等知识,在全村13个村民组绘制了26幅巨幅宣传画,让博爱家园项目有关活动走近村民,扩大项目影响力。
上图:在水城县双塘村,村红十字会探索建立了生计金收益部分“1234”管理模式,即:收益的10%用于村红十字会日常工作;20%用于红十字运动宣传培训;30%滚入生计金资金池;40%用于平时开展慰问困难学生、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人道救助和奖励环境卫生示范家庭、优秀会员等,为推动乡村治理、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图:大方县六龙镇方井村陈敏用从村红会借到的博爱家园生计金1万元做起了豆制品加工。
六龙豆干是大方县远近闻名、家喻户晓的特色食品,群众喜爱,市场巨大。陈敏的作坊,贷了5万元的特惠贷办了设备,还差钱购买原料,就申请到了博爱家园项目1万元生计金。方井村村干部告诉我们,按照当地黄豆每斤3元的售价,1万元可购买3000多斤黄豆,可以满足陈敏一个月加工用料。每斤黄豆加工成豆制品出售后可有1元左右的毛利,1万元一年可周转12次,算下来,可为陈敏实现收入超过3万元。目前,陈敏还想扩大生产,并带动村里的其他贫困户一起从事豆制品加工。
上图:织金县上坪寨乡坪寨村是较长实施博爱家园项目的村。2011年项目建设的红十字文化广场,一直是该村群众了解红十字运动知识和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紧急避险的重要场所。
博爱家园项目是中国红十字会在城乡社区开展的以“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人道公益项目。项目兼顾硬件和软件建设、立足眼前和长远发展、关注精神和物质需求,通过成立一个组织、打造一个阵地、开展一批活动、设立一笔资金等主要举措,实现了人道救助“输血式”和生计发展“造血式”的帮扶方式有机统一,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2018年和2019年正在实施的88个项目中,设立的生计金超过1800万元,以贫困户为主申请生计金借款1500余户,他们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殖或入股合作社等,每户每年可实现直接增收500元以上,积极帮助群众改善了生计条件和生活水平,成为全省红十字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