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商机更是风险。施秉县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进景区,把红十字救护站功能前移,为疫情下的景区保驾护航,让游客放心安心留在施秉游玩。
健康检测常态 游客安心出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付出持续努力。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人民到上,生命至上。”施秉县红十字志愿者积极协助云台山景区工作人员,在景区入口处,设置体温监测点,张贴健康码二维码,耐心指导每一位游客扫描健康码,认真给游客测量体温,引导游客有序进入景区。国庆假期,红十字志愿者共协助对进入景区游客体征检测3万余人次。
实施现场急救 争取救护时间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再好的预防措施都无法保证游客绝对无伤害。因此,我们一万次不遗余力,把红十字救护站建设完备,运行充分,发挥效用,用‘一万’的庞大力量,组成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即使‘万一’如洪水猛兽,在‘一万’面前也不过如苍蝇碰壁,一败涂地。”施秉县红十字会相关人员表示。
施秉红十字救护站注重时常培训和实操,把景区当基地,把疫情当战疫,重在平时养成,用兵一时取胜。游客一旦出现万一,救护站队员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游客面前,积极救护。救护站治疗室内,医护人员在给受伤的游客处理伤口,志愿者在一旁轻声安抚的画面在游客心底定格。醒目的红十字救护站成为游客的“安全银行”,接待室、诊断室、处置室、培训室、母婴室等功能完备,游客咨询事务、取饮热水、轻伤处理、应急救援,救护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热情接待,细心解答,第一时间为游客提供及时、高效的应急服务,赢得游客一致好评。
移动救护及时 红色马甲走心
鲁迅言: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景区面积庞大,红十字救护站设置在景区门口,事故处置和服务工作显得有些鞭及莫长。为让红十字救护站的作用发挥更充分、更及时,县红十字会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深入景区开展工作,通过“固定救护站+移动救护站”的服务模式,为游客提供“救”在身边的服务和援助。景区山间小道上出现了:志愿者们背着急救箱,穿着红马甲,为游客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安全知识宣传,耐心指导游客安全行径路线,告知游客救护站的地理位置和提供应急救助的画面,移动的红色身影让景区更有温度,让游客倍感温馨,游客戏称为“移动的救护站,走心的红马甲”。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施秉县红十字会志愿者为1000余名游客提供了暖心服务,让游客留下了深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