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或许记得这么一句话: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贵州大学大三学子成福(化名)以爱之名,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托举”起一个幼小的生命。
9月7日,“露从今夜白”,斜风细雨,秋意浓。
凉风吹动省医采集室的窗帘,吹醒了小憩的成福。他张开眼,看着“滴答、滴答……”循环运转的血细胞分离机,笑着说:“我之前一直在想,血细胞分离后,重新流入体内会不会是凉的,是我天真了。”
他正在捐献“生命的火种”,赤子的心,无比温暖。
成福
话匣子,从志愿者的初衷,徐徐展开。
去年,成福的校友,贵大2018级阳明学院袁雨同学,刚入学不久就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贵州分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在得知自己与天津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后,袁雨为这名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种子”。
此事,贵大校长宋宝安院士寄语毕业生时,专门提及。
“很巧的是,袁雨是我寝室哥们的女朋友。”成福说,当哥们自豪地介绍袁雨大爱之举时,整个寝室沸腾了,大家疯狂地为小师妹点赞,因此6个男生在去年9月份也登记成为志愿者,“我们男同胞不能输给女同志。”
今年4月5日,成福收到中国造血干细捐献者资料库贵州省管理中心电话,通知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
接到电话的刹那,成福心里飘过5个字:“可能是诈骗”。
“难道才登记半年就配型成功了?”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确实登记过志愿者,再三核实对方身份,确定无误后,这个21岁的大男孩几乎没多犹豫,一口答应下来。令他意外的是,母亲对于捐献的意见较大,“她认为捐干细胞是抽骨髓。”成福为此反反复复地做思想工作。得知是像献血一样捐献干细胞时,母亲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叮嘱他尽量去捐。
成福捐献的造血干细胞
在赫章老家体检合格后,成福接受打动员剂等“前序安排”,直到7日完成捐献。
陪同他来的室友一脸羡慕,“什么时候轮到我,能救一个人,真棒!”
成福捐献的对象是河南省一位3岁的血液病孩童,因为双盲原则,捐献者和受捐者无法见面,但大哥哥同样有几句掏心窝的话,想唱给小家伙听:“愿你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安然无恙,愿你的冬天永远不缺暖阳,愿你的明天不再经历雨打风霜,愿你的未来永远热泪盈眶……”
记者从中国造血干细捐献者资料库贵州省管理中心了解到,成福是贵州省第244例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目前,管理中心统计的志愿者有6万余名,他们都做好了为陌生的他“热血相助”的准备。
你好,全省6万余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你们的存在,不只是救助一个危重的患者,
挽救一个家庭,更是温暖了我们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