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受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空气影响,铜仁市大部分区(县)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为最大限度降低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市红十字会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用实际行动让灾区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灾情期间,市红十字会陆续收到各区(县)上报灾情信息8条(次),物资需求信息4条(次),向区(县)红会下发灾害救助指导性文件2次,及时转发灾害预警信息多次,向省红十字会上报灾情3次,积极争取并筹集人道援助款物价值32万余元,紧急驰援碧江、玉屏、沿河、德江、印江、石阡等洪涝重灾区。同时,为进一步掌握灾情,有效备灾救灾,会主要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分赴沿河、松桃、思南、石阡、碧江等地实地调查了解灾情,指导当地红十字会抗洪救灾。
召开干部职工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
6月11日上午,争取省红十字会紧急调拨铜仁市6万余元人道救助物资,用于碧江、玉屏两地6月7日以来洪涝灾害救助工作。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市红十字会党组来不及犹豫,经请示市纪委派驻十一纪检监察组领导同意,当天中午以通讯联络方式召开救灾物资紧急调度会议,安排备灾救灾中心负责同志与省红十字会备灾救助服务中心沟通协调,迅速赶赴市内快递物流中心,现场开展物资交接、验收、转运工作。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工作人员经过近6个小时加班加点、紧张工作,满载人道救灾物资的车辆于11日当晚全部装车完毕,连夜运往碧江区,次日送达玉屏县。
6月16日,争取省红十字会调拨价值13.79万元的赈济家庭包、棉被等救灾物资,用于支持洪涝灾害较重的沿河县开展灾后紧急人道救助。
6月16日至17日,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熊明亲赴松桃县、沿河县、思南县、石阡县开展洪涝灾害救援及脱贫攻坚调研,指导当地群众开展汛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及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被洪水冲毁的民房
6月19日,市红十字会召开干部职工例会,传达学习全市防汛救灾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全市红十字系统洪涝灾害救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围绕各区(县)上报灾情,结合实地调查了解,对近期防汛救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会议议定由会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灾后慰问工作组,分赴碧江、江口等洪涝重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灾区群众搞好生产自救、开展灾后重建。
6月25日至26日,正值端午节假日,争取省红十字会再次紧急调拨价值9万余元的救灾物资驰援沿河、德江、印江三个洪涝重灾区。这是省红十字会继6月11日调拨铜仁市价值6万余元救灾物资后的第三批救灾物资。
6月29日,市红十字会召开二届二次理事会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刘岚在讲话中强调,全市各级红十字会要统筹做好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加强灾情信息上报,积极指导灾后重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3日下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熊明,党组成员、副会长王贵军一行3人在碧江区红十字会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碧江区和平乡八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为该村宋家组宋开珍、宋志发等10户受灾群众送去大米10袋、食用油10桶、毛巾被20床。熊明鼓励受灾群众坚定生活信心,勇于面对困难,着力搞好生产自救,严防次生灾害发生;要求区红十字会会同当地政府部门对受灾情况进行再调查、再核实,及时上报灾情,并积极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安抚和灾害救助工作。
熊明慰问碧江区和平乡受灾群众
熊明慰问受灾群众宋开珍
“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及省红十字会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绷紧思想之弦,落实防范之策、压实工作之责,及时准确收集灾情,上报灾情;加大救灾款物筹募力度,用好用准应急预案,多措并举开展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和救灾救援工作。”熊明同志如是说。
印江县红十字会在罗场乡举行救灾物资集中发放仪式
碧江区红会慰问洪灾受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