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海市红十字会•贵州省红十字会•遵义市红十字会2018-2020年对口帮扶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市红十字会会议室隆重举行。上海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浩亮、上海红十字会副会长孙大红、贵州省红十字会副会长何淑平、遵义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杨怡及上海市红十字会各部门负责人、上海市奉贤区、杨浦区、普陀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和遵义市凤冈县、湄潭县、道真自治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等20余人出席签定仪式。仪式由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李江英主持。
三方签定的目的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东西部协作的要求,切实推进《上海市人民政府、遵义市人民政府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经上海市红十字会、贵州省红十字会、遵义市红十字会三方协商,就2018-2020年上海市红十字会、遵义市红十字会对口帮扶工作达成协议,明确了2018-2020年对口帮扶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机制,提出坚持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平台,立足各自实际和特点,本着“优势互补、加强交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上海市红十字系统在“三救三献”、人才培养、援助项目等方面的优势,着眼于服务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与贵州省红十字会的合作交流,共同提升遵义市红十字事业发展水平,把发展红十字事业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把红十字“三救三献”核心业务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全方位、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努力为最易受损害群体做更多的好事和实事。
今后三年在“三救”工作方面将推动建立完善接收、储备、管理、发运救灾物资的科学管理流程和高效率运作方式,支持遵义红十字会开展救灾物流管理等培训,双向交流备灾救灾工作经验,提升遵义市救灾备灾能力;加大对遵义的灾害救助力度,提供救灾救助物资,组织上海市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专家赴遵义开展义诊活动,支持遵义市红十字会开展博爱助医工作,扩大遵义市人道救助覆盖面,增强人道救助能力;发挥上海市红十字会在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和老年照护基地建设方面的优势,为遵义市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师资、老年照护师资等培训提供支持,分享教研经验和成果,支持遵义市创新应急救护工作模式和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六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活动。 在“三献”工作方面将发挥上海市红十字会在造血干细胞、遗体和器官捐献等方面的先行经验,支持、推动遵义市红十字会“三献”工作持续、有序向前推进。在队伍建设方面将组织开展互派业务骨干和志愿者交流学习。每年在上海市为遵义市红十字会系统举办专兼职干部、志愿者培训班1-2期,每期50人左右。
三方还达成了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建立上海市红十字会、贵州省红十字会、遵义市红十字会对口帮扶工作协商制度。每年专题研究双方对口帮扶工作计划、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抓好专题议定事项及重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探索建立上海市、遵义市各县(市、区)红十字会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两地各县(市、区)红十字会交流合作。
在签定仪式中上海市、贵州省、遵义市各级红十字会分别交流了红十字工作,并对对口帮扶工作提出了建议。张浩亮指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遵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转折地,同时上海是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地,两地山海情深。上海市红十字会对遵义市红十字会的对口帮扶协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签约后要在第一轮对口帮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精准帮扶、扎实运作、务实有效。张浩亮强调,上海市红十字会与遵义市红十字会的协议实施要贴近遵义需要,真诚结对,立足上海优势,有效结对,加强合作交流,互动结对,共同促进两地红十字事业的共同发展,助推遵义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
签约仪式后,遵义市红十字会考察团一行在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李江英、上海市杨浦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陶岚的陪同下,遵义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杨怡一行到上海市红十字建设学校同济小学考察学习红十字工作,并参观了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详细考察体验教室的系列活动,全面了解同济小学的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座谈会上同济小学校长方向红和李江英副会长详细介绍了红十字进校园的意义、措施和效果。从2010年以来在上海市红十字会的支持、指导下,同济小学成立红十字会,组成以校长为会长,分管副校长为副会长,少先队大队长为秘书长的红十字会领导班子,按照“党带团、团带队、队带团(儿童团)”和结合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策划项目,专业化推动项目,在每年雷锋日、博爱日、急救日等开展系列活动,推动红十字文化、应急救护培训、生命安全健康体验工作在校园的全面落地,同时延伸覆盖到周边社区,广为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同济小学的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得到中国红十字总会的高度肯定。与会同志充分肯定了同济小学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取得的成效。
上海市杨浦区红十字会秘书长魏雪宝和遵义市湄潭县、凤岗县、道真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等人员参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