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箱”里装载各种精密的制水设备。
供水制水车外观和一辆箱式运输车差不多。
设备展开,利用抽水泵把水抽到“洋葱水袋”中,放入絮凝剂沉淀30分钟,随后把“洋葱水袋”中的水抽入净化装置中净化,净化后的水汇集到了一块像枕头一样的水枕里。
这是记者近日在贵州省红十字会备灾救助服务中心供水制水救援车演练现场看到的情景。
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马艳华介绍,只要是没有被污染的水源都可以进行净化,供水制水车每天净化的水量可满足10000人使用。
据悉,贵州、新疆、北京等地是第一批配发供水制水车的省级红十字会单位。供水制水车大大提高了我省应急救援能力。
从外形上来看,这辆供水制水车和我们日常所看到运送垃圾的车没有太大区别。
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王勇说:“后面的‘货仓’才是这辆车的秘密和核心所在。”低温环境下,普通车辆的橡胶、钢铁部分将会发生“低温脆化反应”,极易破损和断裂,高温时,一些零部件也会由于温度的上升造成不能正常的运转和工作。
供水制水车采用特殊材质和工艺,能在零下41℃至46℃的环境下工作。汶川地震所使用的供水制水设备有效解决了安置点的用水难和饮水难问题。但也存在不足,比如运输繁琐、设备组装时间过长等。
省红十字会现在所采用供水制水车就很好地解决了以前组合式供水制水设备的这些难题。
王勇说,传统的制水供水设备从抵达安置点卸车开始计算,从组装到运行最快要4个小时,从运行再到产出可以使用的生活用水最少也需要1天的时间。这还不包括从基地装车和到达安置点卸车的时间。新的供水制水车本身就能满足原车公路运输要求,而且设备从展开到开始运作最多半个小时的时间,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出水,大大节约了时间。
同时,供水制水车上还配有车载发电机,可以提供应急电源。
马艳华介绍,这种供水制水车在贵州省红十字会有两台,除了可以满足生活用水,特殊情况下,它还能制造出可直接饮用的纯净水,纯净水每台车每天可以满足5000人使用。
供水制水车展开后,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出水。
“洋葱水袋”主要用于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