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赴港培训的第三天,学员们怀揣满满的期待,来到位于香港岛中环的东昌大厦14楼培训教室,距离上课还有十分钟,所有学员按照组别有序就坐,静候老师开讲。上午9:30,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原系主任梁祖彬先生开始了题为《香港与内地社会福利比较》的讲座,梁教授从香港与内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思想、历史问题、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慈善文化等方面,就两地福利事业发展的异同作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客观准确的对比分析和讲授,并对香港政府补贴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与社工发展、福利制度改革、运作模式等作了详细讲解,让学员们接受了一次全新的理念革命,碰撞出一波波“头脑风暴”,用不同的思维和视野看待和反思我们的工作,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下午两点,学员们终于来到了西九龙海庭道19号,亲眼看到耗资4亿元港币建成的11000多平米的香港红十字会总部,在这里,香港红十字会副秘书长谭锦茂告诉学员们,香港红会作为人道组织的一份子,一直竭力保护生命、关怀伤困、维护尊严,开展了涵盖献血服务、骨髓及脐带血捐赠服务、赈灾救灾、急救及健康护理训练、青年及义工事务、寻人、心理支援、社区及院友关怀服务、特殊教育及康复服务等工作。在二楼培训室,聆听了香港红会企业筹募及个人捐款部经理许淑燕、传讯及资源发展部经理林嘉盈关于香港红会筹资工作的经验介绍;国际及赈灾服务部高级项目协调主任潘晓怡关于赈灾、灾后重建、减灾备灾工作的先进做法分享,参训学员争相与香港红会同仁互动交流,气氛热烈、沟通深入。随后,在香港红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考察了香港红十字文化展陈馆,实地查看义卖品展示和销售中心、血液捐献中心、创新业务拓展中心等区域,切身感受香港红会“血脉相连、为人道向前”的宗旨理念,关于“保护生命、关怀伤困、维护尊严”的人道主义诠释、红会“暗夜明灯”的形象比拟,体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曼德拉“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所作的,不但为我们带来好事,更重要是防止坏事的发生”的高度赞赏。“今天的考察学习,让我感受到香港红会工作细致、创新、专业、规范,我对红会工作的认识、理解可以说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受益匪浅。”来自黔东南州凯里市的常务副会长马艳莉动情的说。
“他们资金筹募方式多样、人道资源凝聚有力、与爱心人士互动常态化,爱心相连大行动慈善义卖、小红星奖励计划等筹募活动开展得有特色,回去我们也学学他们这样做”,“香港红会从2003年至今在国内11个省市实施了 265个博爱家园项目,我们可以与他们深入沟通交流,将我县的需求情况及项目执行能力告知他们,争取明年对我们项目的支持。”,“香港红会在灾区开展救灾工作,把社区健康教育、社区人道教育、心理健康咨询与引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对于我们非常值得借鉴,在今后工作中咱们也好好探索一下”,六枝特区红会的陈米突、息烽红会的罗德和印江红会的徐友生在返程的车上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获得感言”。深深的启发、满满的收获,是这一天全体学员严谨勤奋、认真学习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