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为了灾区的群众——贵州省红十字会救援锦屏灾区侧记
文章来源:   时间:2016-07-12 00:00:00   字体:  

“女儿今天来电话时正在挖排水沟,女儿已长大,理解我不能亲送她进考场,女儿加油……”这是6月23日贵州省红十字大众卫生应急救援队副队长余俊东发在朋友圈里的消息。

老余是来自水城县红十字会的救援队员,6月24日是水城县中考的日子,他女儿正好参加今年中考。6月17日,在接到贵州省红十字会组织救援队赴锦屏县偶里乡云照村开展救援、救助的命令后,老余没有多想,18日和其他14名队员一样,迅速到贵阳集结,19日救援队全体队员一起奔赴锦屏灾区。

“不用担心,她成绩好着呢,哈哈……”提到不能陪伴女儿参加中考,老余一脸的自信和轻松。此刻,作为救援队的副队长,老余最担心的是灾区群众的安全:“现在随时都可能会再下暴雨,引发第二次灾害,所以我们要尽快搭建好灾区群众的安置帐篷”。

白天救援队员们顶着烈日和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铺防潮板、搭帐篷、挖排水沟,到了晚上,队员们回到营地能吃上一口热饭,就是最大的满足。

“明天想吃点啥?告诉我,我来安排大家的伙食。”救援队员黄涛在营地里对队员们大声地说着。作为贵州省红十字大众救援队的后勤组长,他关心着每一位队员的健康。然而,有谁能知道他曾是一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在这支队伍里,像黄涛这样的未婚青年还有不少,85后的陈云丹,90后的秦正洪等也都如此。可是到了灾区,面对困难,他们都不曾有半点怨言。

黄涛坦言,自己以前从来不会做饭,甚至洗衣服都不用自己动手。而现在的他,要担负整只队伍的后勤工作。甚至有人调侃他:“你能认识这些蔬菜吗?”对此,黄涛也只是笑一笑:“我正在努力让它们认识我,见面熟嘛。”

胖胖的黄涛是一个典型的“吃货”。为了保证队员们每天吃到新鲜的食物,每天清晨,黄涛都要开着车到乡里去购买最新鲜的食材。虽然乡里离营地只有20多公里,可是山区的路弯曲险峻,随处可见滑坡地段,有些路段的路基已经坍塌了一大半,每一次路过都必须十分小心。到了菜场,黄涛说他从来不和菜农还价:“城里有些人每天在考虑吃牛排还是喝星巴克的时候,这些受灾的群众却不知道自己今天能找到什么吃的。相比他们我幸福多了!虽然我没有一直都在队伍的前线,但是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我们的队伍也很难打‘胜仗’。”黄涛自豪地说。

每天吃过晚饭,是队员们的休息时间,此时队员们才有时间和家里人通个电话报平安,讲一讲当天的工作。“爸爸,我今天考试得了99分。”救援队副队长冉鑫收到了6岁儿子发来的手机短信,文质彬彬戴着眼镜的冉鑫是救援队里大家最羡慕的人,除了6岁的儿子外,他家里还有一对1岁多的龙凤胎,白天的劳累也掩饰不住他脸上幸福的笑容。对灾区群众多一份责任,就要对家人多一份愧疚,冉鑫说:“来支援灾区群众,当然要辛苦家人了,但是家人都能理解,这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支持。”

在灾区集中安置地上活跃着救援队员们的身影,队长刘劲勇,志愿者周晓高,从部队转业到贵州的北方汉子张雷,以及彭良峰、文普、万政权、周健、王良国等等。当地群众不记得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但是,群众们记住了他们衣服上的红十字,记住了红十字会……

夜已深,皎洁的月光洒在救援队的营地上,此时营地的帐篷内鼾声此起彼伏,为了灾区的群众,救援队的队员们还将继续战斗!

<<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联系我们 电话:0851-86824372
传真:0851-86857817
邮编:550004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贵州省政府大院5号楼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隐私政策 后台登录

会长信箱

Copyright 2017 贵州省红十字会 备案编号:黔ICP备18006576号-1 黔ICP备18006576号-2
技术支持:贵州智游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