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龙县西部计划志愿者岗前培训迎来重要一课——“生命至上·应急有我”红十字应急救护专项培训圆满落幕。来自省内外的84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与实操演练,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创伤包扎、AED使用等核心急救技能,为即将投身基层服务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基础。培训还融入了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等“三献”知识宣传,积极倡导志愿者参与公益行动。
培训由贵州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服务中心资深培训师梅立金团队担任主讲。 针对安龙县多山、多雨的地理特点,讲师团队着重剖析了溺水救援、泥石流避险、骨折固定等本土化应急场景处置方案。梅立金强调:“部分乡村位置偏远,急救资源抵达可能滞后,志愿者现场的快速响应至关重要,能显著提高伤者生存几率。”通过严格考核的84名学员已具备初级急救能力,犹如在基层一线布设了84个“移动急救站”。
“以前遇到紧急情况只知道拨打120,现在我能挺身而出,第一时间施救了!”即将赴笃山镇服务的志愿者黄臣龙在完成实操考核后激动地说。他特别提到培训的实用性:“讲师结合当地真实案例教学,比如暴雨后山体滑坡的救援流程,让我深刻体会到急救技能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黄臣龙计划未来在乡村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向村民普及所学急救知识。
县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张颀表示,本次培训是深化“平安安龙·救在身边”建设的关键举措之一。下一步,将协同团县委、卫健局、应急局等单位,着力构建“志愿者+村医+社区”应急联动机制,并通过定期复训确保技能持续稳定发力。同时,拓展全县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让急救知识技能惠及更广泛群体,为建设韧性社区助力。
此次专项培训不仅提升了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更赋予了他们“生命守护者”和“急救知识传播者”的双重使命。在安龙的绿水青山间,一股饱含红十字精神与专业知识的新生力量正在汇聚。他们将带着这份责任与技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篇章。